诗歌死了吗?

中岛

    这个题目,绝不是危言耸听,对于诗人和诗坛本身,诗歌还算是苟延残喘的活着,而对于诗歌之外的整个社会,几乎都一口同声的告诉世界,诗歌死了,虽然还有另一部分人认为,中国诗歌上半身还活着(指唐诗),下半身已经死了,但这些都已经表明,诗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社会冷遇,只有诗人自己还在津津乐道,还在狂欢,还在自恋。
    尽管各种以诗歌形式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活动,各种诗歌朗颂软件不断推陈出新,但是这些并不能证明社会群体在参与诗歌,在表达诗歌与时代的共鸣,更无法回避“诗歌死了”的事实。
    其实,对于当代诗歌,用“行尸走肉”一语更能够代表当代诗歌的现状,因为,大部诗人的诗歌创作是缺乏生命力的创作,大部分诗人认识不到自己的诗歌写作问题,他们不关心社会,闭门造车,他们甚至连自己的生命感受都没有,诗句无病呻吟,诗歌没有体系,诗人只关心自己,自己以外诗人的诗歌与他没有仼何关系;而诗歌圈子也是这样, 从不关注自已圈子以外的诗人,从来都是圈子里的诗人自我相互吹捧,之外的诗歌好也被说得一无是处,因为他“不是自己的人”,而我们大部分诗歌理论家,见钱眼开,有钱就大写特写,把垃圾诗歌都捧上了天,大言不惭,胡说八道;更难以置信的是,所谓的中国诗歌“国刊”竟然也粗制滥造的为烂诗台轿,这样的诗歌氛围也让人对诗圈产生厌倦的心理,其实,中国诗歌已经不是阳痿那么简单,而是已经糜烂。
    今年是中国诗歌100年,博客中国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和诗人、文化学者、读者共同来探讨这一“诗歌死了”现象,通过这一话题,来为中国当代诗歌的进程提供更丰富的社会声音,以此来惊醒诗人们。
    无论诗歌生也好,死也好,那应该是已经逝去的昨天,在2017年里,愿我们共同珍爱的诗歌能够凤凰涅槃,获得勃勃生机。而博客中国“2017中国诗歌助力计划”也愿意与诗人们一同起航,重新找回大唐的诗歌盛世。

    博客中国独家邀约
杨黎
  还没有死干净,但最后是一定要死的。这就像一个人要万岁一样,我们到现在都没有看见过,所以它并不是不可能。中国最弱智的教育,就是关于诗歌的教育。在唐朝,甚至宋朝明朝清朝,它们加在一起,也没有本天朝写诗和读诗的人多。诗歌死了,咋说?只是写诗当官的人少了,那也算本族众不幸中的一点幸运。特别是现在写诗的大多数都那么瓜,阿门。[详细]
叶匡政
  诗歌当然不会死,只会活得更好!诗歌、寓言、谚语等,原本就是口语时代,这样的时代,显然更适合诗歌的传播。电子媒介在转瞬间,能把我们的声音送到想去的地方,也能在转瞬间听到我们想听的东西。人们正重新感受荷马那个“口语”时代所经历的一切。所以,诗歌会变得更有生命力。只是关于诗的某些观念会变化。[详细]
韩庆成
  中国诗歌当然没死,但无可否认它最具力量的部分已经奄奄一息。这部分诗歌就是以北岛的献给遇罗克两首、叶文福的将军两首、黄翔的《长城》《野兽》、曲有源的《“打呼噜”会议》《关于入党动机》等所代表的干预诗歌。在一个文字管控日趋严厉的时代,这部分诗歌的消亡,是中国当代诗歌的最大悲哀。
洪烛
  即使所谓的文学死了,诗歌也不会死,如果没有诗歌,中国的文学史将变得苍白许多。诗人是中国文学的精英,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精华,形成谁也无法否认的传统。所有文体里,惟独诗歌至今仍是非卖品。即使整个纯文学都边缘化了,诗歌也要更为边缘化,在刀刃上跳舞,在悬崖上跳舞。即使整个纯文学都不纯了,诗歌也要替所有的沦陷区保留着最后的纯粹。[详细]
陈树照
  只要人类还有孤独,诗歌就不会死亡,新诗不过百年,仍处在试尝和探索之中。虽因种种原因,诗歌一度远离大众,好在,近年来诗歌正在回暖,正在理性的回归。诗歌作为人类一种特定的语言,就像人的呼吸、思想、空气从来就没有远离,它有时是一剂良药,既能治病,又可疗伤,所以说,只要人类还有孤独,诗歌就不会死亡。[详细]
童心
  没有!我以双手举过头顶否认,以我的眼睛和心灵及血液深处的暖,见证当代诗性永恒的生命力。中国诗歌,自古至今,一直以其独特的的生存空间立于尘世,无论哪个朝代,直至今日,诗词与诗歌,一直是中国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世事沧桑,不变的是这文字叠起的昂扬,迎接着毎一个清晨的朝阳。
柴松献
  诗歌不会亡!只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诗歌才被社会边缘化,受到大众的冷落,最重要原因是诗歌脱离了社会大众,脱离了社会大众诗歌自然就没有了生命力。这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现在的诗歌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更无美可言,口水诗泛滥,不利于社会传诵;二是现代诗歌晦涩难懂,脱离了大众,以致读者尽失,所谓的读者都是“诗人”,失去了写诗的意义。 [详细]
一清
  中国诗歌是不会死的。即使中国诗歌光光地只变成了少数人的喜好,但诗魂一定是荡漾在国民心中的,因为诗总是那样澎湃地反映着人类情感的,反映着民族的热血与激情。一个没有诗的民族,一定有着不可言说的悲哀。所以,诗的兴盛可以一时落寞,但诗一定活着,在传承里,在血性民族的内心中。它在等待,等待着点亮,等待着冬去,等待着春雷春声的到来![详细]
老巢
  如果我说中国诗歌“死了”,也只是其中已腐败的部分死了,也必须死。比如服务于体制的“歌德体”,反人类反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抒情婊。比如与汉语无关的“翻译体”,以诗之名反生命反日常生活的“假大空”。诗人会死,但诗歌不会死;即使诗可能死,但诗意绝对不会死。 [详细]
殷晓媛
  这个命题中的“诗歌”完全可以代换为薛定谔的猫,它们的共同点是:分类特异化、过程表象化、单数映射群体的二分化,必须以“叠加态”的体系认知去剖析。赋予“死亡”边界清晰的定义是第一步,定义所指代的阶段、程度、范围,增加了话题的层次化和函数返回的多级可能。[详细]
卓仓果羌
  诗歌是自然,是精神,是信仰,是属于整个人类大脑中的那个“海绵体”。你看她在那里,实际不在。你看她不在那里,实际她就在那里。诗歌就没有死不死一说,只有自由不自由一说。中国诗歌不是死不死的问题,而是自不自由,你自由,你就有“生命力”。不自由,你就只有抒发爱国主义情怀。[详细]
金笛
  诗歌在我的印象中非常崇高,不象现在觉的可有可无。诗歌真的死了吗?我不认可。我更相信它迷失了,在这个浮躁、庸俗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它不仅没有了古诗词的韵味、含蓄,也没有了近代诗词的明快、优美了,所剩的只有“诗”的招牌和“圈”里的奉迎,如此而已,所以在很多人心里,诗歌死了![详细]
周碧华
  只能说,中国优秀的诗歌死了或正在走向死亡。如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样,诗创作的环境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些缺少健康心态的人混迹诗坛,并引领着所谓时尚,使诗歌跌入万劫不复之境地。真正的诗歌,它应该使人愉悦,让人看到希望,是生活方式中的一抹亮色,而不是颓废与自慰。 [详细]
马启代
  诗歌不会死,中国诗歌当然也不会死,这是由它产生的本源决定的,它来自于人心,作用于灵魂,产生于对世界表达的需要,尽管人类艺术门类日趋多元,但形式多样媒介繁多都是表象,诗与歌的相对分离都不能让诗消亡,诗还在人的生命深处不生不死。诗在不断死中活着,无须自扰! [详细]
湖山盟
  诗歌不死 诗歌永存,诗歌永远不会死。诗歌是人们心灵深处的弦音,诗歌是璀璨语言世界里的明珠,诗歌是生命海洋中至高无上的追求。谈论诗歌,就是谈理想、谈希望、谈光明,谈论那些真实、善良、美好的事物和经验。诗人是为诗歌而疯狂、为诗歌而傻傻地不为钱财写作的人。写诗是高尚、圣洁的行为,应当获得社会尊重和文化自信。 [详细]
向以鲜
  诗歌是只不死鸟,从来就沒有,也不会死。诗人则是殉道者,须拥有这样的情怀: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汉语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诗歌是写给自己和神倾听的,同时也是写给万物倾听的:经天纬地谓之诗,光风霁月方有度。 我们坚信,诗人和诗歌是民族的脊梁和血液,没有诗意的民族,注定是一个衰落的民族! [详细]
王竞成
  语言不灭,诗歌就活着,我一直坚信,中国诗歌一直活着,而且活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诗歌是生命的一部分,对于真正的诗人,诗歌是自己的一切;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不灭,诗歌不死。诗歌来自无处不在的地方,甚至超出人类想象的宇宙。即使人类有一天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诗歌依然存在他活着的世界。 [详细]
沈天鸿
  诗歌不会死,中国诗歌自然也不会死,但有一些渐趋严重的沉疴,主要是:1无道德感。“下半身”出现时还有普遍批评,现在已经普遍赞扬、立即成名。2缺乏思想性。这虽然有浅阅读时代的影响,但不抗拒并且迎合,甚至否定诗歌需要思想,是主因。3真正的诗歌理论、评论相对稀少而无力引导乃至匡正诗歌创作。 [详细]
张后
  首先来说,“中国诗歌死了吗”这是一个伪命题,诗歌是我们的生命当中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即使我们都死了,它依然在。诗歌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它就存在。甚至我们还在母腹中尚未形成胚胎,它都先于我们存在。当今诗歌已经独立于文学之外了,类似于一个人工心脏,既使悬挂在身体之外靠自身仍然存活。[详细]
曾念群
  对于人类历史长河来说,我们对诗歌一时疏离只是篝火上跳跃闪逝的一颗火星,在沉睡的灰烬中,炽热的火种不会因此泯灭,诗歌的基因迟早要涅槃重生,并闪耀出中国人灵魂有别于当下的另一面。 [详细]
雁西
  生命中有爱,诗便不会死。诗是生命,生命是诗,只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诗歌便会存在,诗与生命同在,诗意生活是生命的理想和境界,由此,诗歌不会死亡,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诗歌会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诗歌是自然在艺术中的光芒,这种光芒可以永恒,可以穿过人类心脏。 [详细]
郭思思
  “可以看出,诗歌不仅发展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抱团开拓的前景越来越激烈,很多人认为诗歌将死的论断,一定程度来说,是自己失去了童真,是自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的表现”。被称为中国叙事诗“里程碑”的李发模如是说。诗对于我,是宗教一样神圣的。我爱诗,甚于爱自己的亲人!中国的诗歌经历了几千年,不但不死,而且将永放光芒,照耀人心。[详细]
杨小滨
  中国当代诗从1970年代发展至今,始终充满活力,如今已经达到了新诗开创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处在最为璀璨的时代。这个结论并不意味着当代诗坛没有浮夸。但即使撇开繁荣的表面,我仍然可以看到在写作意义上最前端的中国诗人已经贡献出了可与世界现代文学经典相比肩的作品。[详细]
汪抒
  人类不绝,诗歌就不会死亡。诗歌是萌发于心灵中的种子,与生即有。外界所有的一切(政治的、经济的,等等),只是催生或阻挡其继续生长的风雨。即使没有纸张,没有印刷,没有出版社,甚而没有网络(它们只是承载诗歌的一个媒介),但诗歌并没有在冥冥中消失。它的顽强,远远超过任何人的预料。
丁小琪
  诗歌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薪火,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旧时代的千百万文人靠诗文走上仕途呢,一篇诗文闯天下。新时期,近百年,首先是新诗的出现,让文坛耳目一新,掀起了诗坛的新潮流。诗歌从未离开过我们。如果一定要把谁死了做个命题,那么,只能说不喜欢诗的人或者不读诗的人心中的诗意死了,而不是诗歌死了。[详细]
鱼浪
  就中国诗歌现状而言,个人认为将其定位为中国诗歌最鼎盛期一点也不为过。至于有人对中国诗歌提出如此质疑,这纯粹是杞人忧天或故弄玄虚。当然,网络的出现致使诗歌质量参差不齐,这点在所难免,不过,我们应坚信好诗一定会在滚滚长河中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大浪的侵蚀。 [详细]
宋醉发
  尽管市场经济在中国过火面积达到百分之百,但是春风吹又生。诗歌的种子在中国文化精英心里是任何大火都烧不尽的。 [详细]
杨章池
  诗歌不死,我们仍在整体前移,中国新诗百年,渐成大观。它延续,因为背后那个广博深厚的传统土壤;它成长,因日渐“东渐”的西风。只要有人类存在一天,诗歌就不会灭亡。对永恒的追问,诗歌的种种专长,决定了这种文学体裁和表现方式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是不可取代甚至更被需要的。[详细]
连占斗
  中国诗歌不可能死亡,否则,持这样观点的是悲观主义者,也是厚古薄今者。中国诗歌不断地越过原有的阵地,把以前的诗人推到后面去,中国诗歌不仅没有死亡,它发展的生命力更不可估量,因为中国现代诗歌的汽车马达一旦发动并出发,谁也无法阻挡,这是时代发展所赐予的必然趋势。 [详细]
胭脂茉莉
  仅仅因为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我们就大呼诗歌已死,我是绝对不会赞同的。诗歌是否已死,和时代的虚无肥胖没有任何关系。其实,诗歌这人之为人的最后所在,它藏在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血液里,再进一步说,只要有人存在,它就不会消亡,不会死去。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每一个时代的诗歌,属于每一个时代的优秀诗人。 [详细]
老德
  中国诗歌并没有死,下半身写作虽然分崩离析,诗歌却回到自己的本身,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多向的、多种风格并存的状态。特别是微信时代的到来,在手机里写诗的人愈来愈多,发在微信朋友圈的诗,日以万记。这可能是诗歌最好的时代,诗歌不但不会死,而且正以它新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详细]
典裘沽酒
  要说中国诗歌死了吗?不如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太快了。这就是中国诗歌没多少读者的原因。我们的读者对诗歌的审美还保持在现实主义和浪漫生义的阶段。别说读者,就是诗人本身大部分还处于翻译诗和审美写作阶段,这就是写诗的比读诗还多的原因,这也是造成中国诗歌死了假象的原因。 [详细]
杨罡
  很多诗人不写诗很多年,却热衷于自黑,作秀,媒体则热衷于拿中国诗歌的生死问题炒作,除了包藏商业目的“祸心”外,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中国诗人正努力找回自己消失多年的存在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望通过商业化炒作复兴中国诗歌,无异于痴人说梦,缘木求鱼。只有甘于寂寞,安守内心,写出无愧于时代、贴近人心的好诗,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尊重。[详细]
丁小村
  诗歌不会死亡。是人类智慧的灵光闪现,人类精神的诗性表达,通过语言艺术来表现。基于歌咏的需要和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喜欢,人类不会抛弃诗歌,对于当下中国人也同样。但有一些诗歌被一些拙劣的诗人一写出来就即刻死亡。比如简单模仿和重复的,比如脱离了人类生存处境的鲜活和深刻的体验,比如两种权力话语下(体制和资本)被扭曲了的伪艺术。 [详细]
沮水布衣
  诗歌没有死,死的是诗意的生活,死的是诗意的思维,是诗人耐不住寂寞了。诗人们感觉养在深闺无人识,急切得想找到知音,想引发共鸣,内心的名利性重了。所以,诗歌没有死,是我们的心死了,是我们的生活变了。缺少了诗歌的生活,缺少了诗歌的社会,都是可怜的。 [详细]
周渔
  中国诗歌死了吗?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不管喜不喜欢,她就在那里。冻而不僵,腐而不朽。况且她还没走到冻腐的地步,每天诗歌呈现万千气象,操哪门子心!诗歌有高下,态度无好坏。只要热爱、投入,不敢保证他能成为大师,至少他对得起自己。因为他“一直在路上”,而不是像有的一首成名,即江郎才尽,死在揽奖、名场、酒局上。 [详细]
虞千野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表达,也是历史面貌的概括。作为汉语书写中国的诗歌,百年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颠覆了传统。诗歌是不可能死的,评判诗歌的生死等同于评判精神的存亡。不显像不等于不存在,沉潜不等于消失。诗歌在适应时代的坐标,分行只是一种固有形式,这个星球只要有人活着,就有诗歌的寄所。 [详细]
吴少东
  中国新诗正要跨过一百年的门槛,像一个考完试从学堂带回成绩优良成绩单归来的少年。但这个少年正用力地一往无前。他虽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一个上午,但拿云的壮志与方向从没有丧失过。一百年前,中国诗歌脱去了长袍马褂,穿上了西装,至今还常穿着。一百年后,我更希望中国诗歌能穿上改制后的中山装,散发汉语灵魂香气的中山装。[详细]
谢长安
  现代诗到今天已经发展了一百年,但和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比起来,他依然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诸君在此讨论新诗的盛衰存亡正是担心这种幼嫩的文体会阖然夭折。尽管现代诗的生存环境堪忧,但尚未糟糕到濒临灭绝的地步。这源于现代诗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一定可以披荆斩棘、绝处逢生。 [详细]
刘道远
  诗经还在/诗坛还在……/当诗人们把目光投向于各种奖项而不屑、就像王健林不屑于十位数的小目标那样……/我们能说当下的诗安然无恙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成为了开发商的广告词,/海子眼里诗意的蓝和空气,成为贴上标签的商品……/我们能说这还是海子眼里的海吗?/我们能说诗没有病入膏肓吗?/[详细]
梅千岁
  中国诗歌,越活越年轻,越来越好,死不了,神奇的汉语,当英语都要消失的时候,汉语也不会。因为她太美了,太好玩了。 [详细]
犁铧
  诗歌是不死鸟,是涅槃了的凤凰。诗歌没死,因为诗歌是心灵的氧吧。世界需要森林,人性需要诗歌。诗歌不死,总有更多的诗人在前行。心安非诗人的故乡,诗之心永远在路上,每向前一步都靠近神的启示。诗人生在大地总不忘仰望星空,他们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星座。对于他们来说,诗的意义等同光的意义。人们,难道有谁不需要不喜欢这样的光芒吗?[详细]
诗人十品
  中国诗歌没有死!也不会死。只要中国人还有活着的,中国诗歌就永不会死。中国诗歌是生长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一支永不凋谢的美丽花朵。尽管遭遇过许多挫折和困难,但这朵花依然会坚强地开放着,因为她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中华文化的繁衍紧密地连在一起,她的喜怒哀乐从骨子里就是中国人心灵的真实写照。 [详细]
老雅痞
  中国诗歌没有死,诗人都被迫躲进了生活的“雾霾”中。这种环境激活了他们的诗歌细胞,中国诗歌需要一个更宽广的互联网平台来发现每一个“诗一般”存在的诗人们。每个中国诗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超级IP,中国网络文学的平台需要对这个群体重新做一个定位。 [详细]
雪克
  中国诗歌死了吗?这是一个虚无并且故弄玄虚的问题。诗歌怎么可能会死呢?我甚至对一些权威人物的"不满意说"都不当回事,更何况"终结论"。中国新诗,如果每百年诞生百几十位,足够了吧?这东西,多是不可能的,不多反而是常态;其实,每百年哪怕只产生几位伟大的诗人,就足以说明诗歌不死。 [详细]
云经立
  中国现代自由诗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今天读来依然美好得打动人心,此外,还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卞之琳的《断章》等等。到了建国后,新时期以来涌现出来的优秀诗人是一拨接着一拨,脍炙人口的佳作也随着一代又一代新的优秀诗人出现而不断产生。优秀诗人与优秀诗歌,从来就没有断裂过!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诗歌就永远存在!诗歌永远是生命历程中的怒放![详细]
牧野
  "诗歌死了!"的命题近三十年提起、放下若干次了。每次之前,我都认为,诗歌应该死了。提醒之后,又感觉这是个伪命题。至少在我看来,还没有替代诗的某种事物出现。 我们说艺术死了!是指认审美艺术死了。一言一弊之,审美已成了空虚、无人格的代名词,和人的本质不发生联系,所以它死了,然后有表现,创造个体生命本质存在的艺术替代了它。诗也是,特指某类情趣用品的诗歌死了。 [详细]
闵良臣: 这个时代除了讽刺诗,还能有什么好的诗歌?
甜夏回复 :一直以来诗歌的力量鼓舞许多人前行, 说没有好诗歌,那还是看得不够多想得不够深。
闵良臣回复: 你这句“一直以来诗歌的力量鼓舞许多人前行”说的是何年何月,是诗经时代还是乐府岁月,抑或伟大的唐朝?能否再具体一点,以半个世纪为限行不行?老闵最喜欢实事求是。像你弄的这种句子,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其实并没什么实质意义。“一直以来……鼓舞许多人前行”的诗歌确实有,但如果把时间划定在1949年后,我敢说:不多,或不够多。至于你说的还是因为我“看得不够多想得不够深”,那是当然,愿听教诲。改革开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诗集,书名叫《红杏集》,也许你看过,而就看得不够多的老闵而言,我敢说,它几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那之后,再也没读到新创作而又超过红杏集中的诗作了。再说,老闵只看代表一个时代的东西,诗、文皆如此,不知甜夏以为然否。
甜夏回复 :过去现在未来都如此,诗歌的力量从来没有停止过。正因为大家都“看得不够多不够深”,博客中国此次就是希望提供机会让更多的诗人展露出来,让好的诗歌流淌出来,让大家都能看到听到欣赏到。这就是博客中国诗歌频道要做的,诸位对此有建议,则不胜感激想想看吧,现在中国就7亿网民,正是最好的创作时期当然也是最浮躁的时期,我们致力于此,让全民能重新一起重新沉浸并领略诗歌的魅力。
江工: 诗歌,一种无病呻呤的文字。
孤舟辰启: 社会没落、文学低迷诗歌早沦落行尸走肉哪还有良知、尊严、骨气和起码艺术作品底线。经济文学、诗歌商业化让更多人迷失自我误入歧途且无意识的践踏神圣文学殿堂。诗歌渐行渐远了,其实也许并非写不好诗歌,而是做不了人。
甜夏回复: 博客中国诗歌频道还是汇聚了不少纯粹的诗人。有人说我们和诗歌渐行渐远,但我依然认为“诗歌是我们在迷茫时最亮的一抹色,穿透肉体直击灵魂”。
朱雀桥边: 看看一些文学的评奖,有哪一次是公平公正,没有暗箱操作,大多数人赞成和认可的?博客中国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要搞诗歌助力,对这一点我还是将信将疑。因为文学的评判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带有个人偏好,人情关系,感情色彩,和“我是评委,我说了算”的特点。对你们的工作应该不看好。
甜夏回复: 看来你对我们博客中国的“影响百年百位诗人评选活动”不了解,这次评选是先在诗歌爱好者中进行海选,然后才诗歌理论家等当评委,最后出来的评选结果。感谢你对博客中国诗歌活动的关注。
小脚回复甜夏: 我看到博客中国评选的百位诗人。我有个感觉,其中有些诗人,肯定耻于与另一些诗人为伍。我觉得评选的数量太多了,十个还差不多。七十年的文化沙漠,能出一百个诗人?哈哈。大多数都是稗子吧。
甜夏回复小脚: 从白话诗诞生到现在,一百年了,评选100诗人。你先写出高于稗子的诗来看看,等着拜读。不再多说了,时光无情呀!PS:能不能仔细阅读一下相关资料再发言?老是做普及也很累。
小脚回复甜夏: 是不是戳着您哪根痛神经了?不至于吧。
甜夏回复小脚: 你们总是想太多。博客中国的诗歌频道,诗歌评选,乃至现在的诗歌出版,都是顺应诗人们的需求而逐步推出的,博客中国的诗歌编辑们在此耗费了大量心血,诗歌爱好者们和诗人们也都为此在努力准备。你戳痛我无所谓(去看看我的文吧,看我在意不在意),但如此负面打击而没有建设性建议,真的就好吗?
在你心目中,盛唐之后诗人就算死绝了吧。这样的言论有什么意义呢?
我之所以认真回复,是希望大家能理解诗歌在中国目前的处境,希望真的诗人和爱好者们能给予更多好建议,大家一起让中国诗歌重回辉煌。也感谢很多朋友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和非常好的建议。
健鸽: 社会主义和自由民主主义是我们时代的思想主题,而抨击时代黑暗的诗最有振奋人心的力量,可是,抨击社会主义和自由民主主义共同包含的荒诞的诗人有没有?如果没有,就不要抱怨诗歌没人看了。
无归回复: 先生把所述两种时代思想主题的主义煮成一锅粥。但是,这个国家看来准备按2千年的老套路运行下去:你想挪动一张桌子都要打死你。这个世纪,真不好拒绝墙外的阳光,铁定要做周期律中的石磨下的馿子。
屈功前: 诗歌已死,媒体已亡。如今,一家报刊杂志还真的抵不过一个网红主播。垄断和打压之下,传统媒体人并没有显出忠诚。纷纷倒戈易主,和我一样卖起了狗皮膏药。别提什么儒商之道,我们都是苟且偷生的野夫。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举国上下在海市蜃楼里腾飞,唯愿体制高层良心发现振臂一呼重拾信仰。
王斌: 今日,诗歌已死,它倒在时代的僵尸上,倒是行乞街头的老木,以精神失常的方式(正因其失常、分裂,从而摆脱了时代),像一游魂、幽灵,行走在由诗符构筑的旋律上。
是王小睿不是王小碎: 诗歌已死的年代。任何矫情都被大家不能容忍,任何文章被强迫被等于鸡汤,任何沉稳都将输给浮躁,反正诗歌已死,死的不是轰轰烈烈,死的而是呜咽一声。
village构造者: “现实社会,诗歌已死,吟诵诗歌的除了僵尸就剩土豆,而赞美诗人的就是那些已经被咬残了的苟且者”。
无树0417: 诗歌已死,在我生活的这片土地。诗人已死,在这个空洞浮躁的国度。功利和现实被理解为务实和抵达成功的基本,而诗歌者被认为不切实际、异类、脑子有问题或离精神病院不远的准疯子。诗人们不再眺望、吟咏或是祷告。价值观,这一重要营养的单一,使得这片土地失去滋养诗人的养分。
墨夫子言: 中国诗歌已死的原因是,诗歌界层出不穷的神经病和不要脸。
糠王: 现在竟然还有承认有诗坛,真是吃错药了。逻辑混帐,无知透顶。诗坛是什么,坛是诗什么,诗又是什么?在一个极拳物欲的体制里,怎么可能有诗坛。你自己整天玩概念钻体制,才会有诗坛已死的说法。本无坛,何处去死?诗歌现在有个界,这个诗界就是一帮官商匪杂交的怪胎们在玩弄诗歌余灰骗钱劫色搞贪腐。
松鼠小妞: 海子后,再无好诗。我现在收回这句话。海子死后,诗歌已死。乌青,得亏现场我不在,要不我拼了命也要捅死你丫的!不许这样侮辱诗歌!
TY陈彤: 呜乎哀哉,诗歌已死,锉骨扬灰随海子顾城一起在空中飘荡还要被无数想装逼的人抓一把下来往脸上抹。幸亏我早不是文学青年了,否则得多丢人呀。
书哥邱建国: 诗歌已死,现今每一次诗歌界的盛事都是一场为诗歌超度的法事,每一次诗歌活动的现场都是为诗歌招魂的道场。诗歌已死,但诗人们还要苟活下去。关于诗歌,大家有点娱(愚)乐精神好不好?别那么较真,一较真就容易失真。一旦失真,连那深藏在灵魂深处的诗歌的火种都会熄灭了。
顺忠哥哥: “文学已死”,诗歌死的最惨,一些所谓诗人不得不眼睛向下摆弄诗行。文学什么时候起死回生,只有等待等待再等待!
小姐有没有氧气罐: 很久不谈诗了,今天很突兀。对于诗歌,我早已由渴望和别人谈论,抓住每个有可能和别人谈诗的机会,变成了不再想提及诗歌。中国诗歌已死,再不能找到可以谈诗的人了。多想回到那个有徐志摩,有席慕蓉,有海子有顾城有汪国真的时代。我和他们同岁,同睡,一起歌颂黑暗和雨天,诅咒阴冷的白昼。
隐心-西洲曲: 当废话诗和行为主义盛行,其实也到了诗歌已死的境地,自己很多年都不怎么读新诗了,你走过那段历史,回头去看,就会知道好和不好,当诗人这个群体,还在意普通读者的时候,诗歌还有活力,但诗人这个群体只知道自娱并陶醉期间的时候,诗歌式微就是必然,在我看来,三四十年代的诗,要比当代任何时期都好。
风陵失渡: 汪国真后,中国似乎已没有了孕育诗歌的土壤,人们已不需要诗歌,诗人已死。如果你对中国诗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当你回顾这段诗歌历史,你会惊奇的地发现,它与明末清初有惊人的相似。明末清初四大家以朦胧诗表达对故国的怀念 ,以及对无力回天且在新朝不得志的抒怀。
烈夫-胡萝卜思太: 汪国真去世了,中国竟然没有一个诗会,看来不是诗歌已死,是青春和理想再见,而也没有哲学,那说明理性已经丢失。都搞阴谋诡计和庸俗娱乐咯。既丢失了儿童的纯真,青春的热烈,又没有成熟的深邃。无趣。
涼薄西風: 也许诗已经慢慢转变到广告、媒体等载体中去了,我觉得大家与其做一些徒劳无功的拯救,还不如一起承认诗歌已死的这个现实。
狼裔安氏: 文化中,所有的存在物都将成为符号,诗歌也正在死亡,那诗人还能算诗人?如果诗歌已死,那诗人还是什么?一种生活形态,拖带着孩童般的天真和成熟健全,纵算情凝笔端,却难在重回,毕竟诗人是种古老的手艺...做名水手吧,俯仰倭迤群峰,静穆潜生心头....
夏个莉莉: 在这个失望的年代,诗歌已死,写小说的人也开始转行做评论员,口诛笔伐,输掉了想象力,甚至是修辞能力,当现实变得光怪陆离,我多么渴望清新的空气,多么需要一股温柔的力量,多么渴望能温柔地与这个世界相拥!
北海诗歌文论: 好诗不厌多。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好诗少而伪劣虚假的诗歌多的环境,这个恶劣的环境反而使好诗难以生存和独领风骚,而庸诗俗诗烂诗招摇过市,充斥官刋丶民刊丶网络,一片肮脏的天空和大地,都被这些肮脏的垃圾分行文字所占领。诗歌已死!
一手好湿的寂寞: 当歌者不再传唱诗人的字句,当诗人走近文艺,震撼人心的只是影视剧,在这个时代,诗歌已死。就让我用自己的键盘,为诗歌举行一次无人关注的葬礼。
醉翁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传唱千年。余光中当年在高雄接受杨澜采访时,望着海那边曾经居住过的大陆,说他出生于1928年的重阳节,自诩为茱萸的孩子。杨澜很羡慕他“生在那个有诗有酒的日子里”。今天的中国酒太多,诗歌已死,诗人尚活!
妤文的笑话: 所谓的诗人需要玩行为艺术来引起大众注意,可见现代诗的的确确死了。诗人聚会也不过是自娱自乐再加点yy 成分。诗歌已死。所谓的梨花体,羔羊体不过是仅供茶余饭后的笑料。将一句平淡如水的句子用回车敲成几行,然后居然说是诗了。还得个文学奖了。恐怕李白听了,也要爬出来掐你的喉咙,大声说,丫的!
驴乐驴: 1976年,北岛深沉、冷峻地回答了1968年食指的宣言。前者以“我不相信”回应了后者的“相信未来”。信,还是不信?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无信与不信,诗歌已死,诗人殉葬于这个时代。偶有张牙,也非凤凰涅磐,诈尸者众。
娜我好: 我们现在不让学生以诗歌作文,一方面说明诗人已死,活着的都是假的;另一方面说明文字的断代和衰落。中华文字的精妙,就在一些平白中消失殆尽了。
下班万岁942: 诗歌已死?我们的生活还有诗意的空间吗?你上次读诗是什么时候?你能背下来的诗……有吗?哪一首?那是你几岁时候读到的诗?你会为爱人献上一首诗吗?如果有人为你念一首诗,能成功打动你吗?
逍遥秋水: 昨晚拿到今年第一期《收获》,躺在床上看完中篇《我是一只小小鸟》,看完很快就睡着了,水准不敢评论,感觉没有了以前尖锐的感觉。诗歌已死,小说得了性病,散文得了痨病,文学终成文字。
hsyr-001 :诗歌,就如同其它文学体裁一样,就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出来,放到一个公共平台上让大众欣赏、评说,所不同的是诗歌用“诗”的语言形式,其它体裁的是用“散文”的语言形式。写的人不能够指望读的人按自己的愿望“出牌”,别人没达到自己的愿望,那写的人就只能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如果还要继续写的话)。当然,读的人,特别是有权力决定“写什么”才可发表的人,若希望写的都是自己认为“好”的,那也错滴很那!也是不可能全办到滴!反而会造成大众的思维面越来越窄。——所以,除开鼓动暴力、煽动分裂国家、辱骂他人••••••的文字不可发表,自由论坛应该容许别人说自己的感受言辞,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之所在!——文字园地若能这样,可能就兴旺了!国民的创造性思维的土壤可能就会越来越深厚!
甜夏回复: 现在是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都7亿网民了。写给他们看?还是写给自己看?引导他们?还是附和他们……每个写字的人自己选择。
此情可待成追忆回复: 博客中国就是千千万万媒体中的一个网站媒体,不过是想尽力做好一些事而已!在如今恶劣的环境中,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不宜对他们要求过高而打击其积极性!要学会理解,能看到点点滴滴的进步已经实属不易!早些年的搜狐博客多么的令人兴奋,如今也香销玉殒了!其实,甜夏绝对不喜欢我写的东东,特别是一些反映现实的诗歌,太敏感!但我绝不会苛求责难!博客中国能够说些不够御用正能量的声音实属不易,能够存活下去已经十分艰难,望多理解吧!
蟹酱卤: “我们相信,我们倡议“干净的诗歌,有生命的诗歌,有温度的诗歌,”是推进中华五千年诗歌发展血脉的必要举措”。
博客中国的先生们:你们把前面这样的话也敢呈现给读者,我真怪你们胆大,难道中国活该亡国?中国的诗歌难道只是“干净、有生命、有温度”吗?既然是一个诗歌频道,也应该多少了解一些祖国的诗歌。外行领导内行,无知统治知者,可笑吗,可悲吗?中国第一部诗歌便是记录生活的诗歌,生活难道也分干净与不干净?共和国主席也写“不须放屁”的诗。怎样才算干净?诗,你看她,便有生命,你不看她便没有生命;你感觉有温度便有温度,你感觉没有温度便没有温度。难道中国的诗只是这样?中国人现在还没有到了没上小学便夭折的地步,怎么这样胡说八道呢?诗人没有哲学修养,那是一个无知的诗人,诗人没有政治眼光,那是一个无用的诗人,诗人没有科学的头脑,那是一个愚蠢 的诗人,诗人没有文学功底,那是一个短命的诗人,诗人没有良心,那是一个害人的诗人,诗人没有勇气,那是一个平庸的诗人,诗人没有使命感,那是一个使人作呕的诗人——博客中国如果不要了哲学,不要了政治,不要了科学,不要了文学,不要了诗人的良心、勇气、责任,那博客中国拥有多大的势力,便能培养出多大的狗屎。
桑田: 现代的诗歌除了承先启后的责任以外,还要有扫除媚、伪风习的勇气。让真实的感觉暴露在阳光下,让诗歌的灵感源自于生活、源自于灵感,而不是刻意的做作,这样的诗才具有生命力。
代奇: 珠峰,中华民族文化的诗魂。一峰飞峙四海天,何时岁月有此颜?冰川雪地筑高岸,七洲四洋一顶巅。浩浩环宇谁可望?冬立自然扬春帆。中华民族有此魂,五千年来入诗篇。
小脚: 民族文化的重建少不了诗歌的参与,诗人们应该感受到这种责任感。目前的大环境大家都感觉到了压力,但是不应该自暴自弃。博客中国对诗歌的支持,我认为就是一个很好的努力。
诗歌的重生也好,复兴也好,不会那么顺利,一蹴而就。特别是因为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离不开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这个基础。比如我们知道美国诗坛很繁荣,但它离不开整个美国文化的繁荣。我们都了解真正的文学艺术,或者电影艺术等等,在中国有多么难。这注定了诗歌的复兴是一条艰难之路。博客中国坚持思想加油,保留了一块文化绿洲,希望在其上能够开一朵诗歌的小花。加油!
邓林2008回复:  郭沫若同志的诗歌,前后的差别,有目共睹。诗歌不是灵丹妙药,指望诗歌为社会的进步做贡献,那是痴人说梦!
田成回复: 不要提御用文人郭沫若。请多读读那些为人民、为正义呐喊的诗人。
h传达: 一个不读诗的人是个没有感情没有情致的人,一个不关心现实生活只躲在象牙塔的诗人要不就是感情枯竭的人,要不就是没有公共情怀的人,二者都不能称为真正的诗人!
朱雀桥边: 有时候诗和文难以分辨,所以,有时候人们也称好的文章是诗。沈浩波的文楼村记事刚才读了五首。诗人悲天悯人的深沉情怀值得肯定,但就诗艺来讲还在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下。艾青的这首诗艺又在徐志摩再别康桥之下。个见。
郎言君: 现在的诗歌,已经难有深入心灵的东西了;如果时光倒流,回到《诗经》的年代,则诗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诗。
李黎明: 猫时代是个唯物唯钱唯财的时代,现在,红猫黑猫都在开着挖土机抓老鼠。诗情画意?诗情画意能值几个钱、能值几只老鼠?能有野蛮暴力那么来钱?在暴力占有的时代谈诗情画意和谈工匠精神一样傻。
信海光: 诗歌在中国走向死亡已经不需辩论,而诗歌为什么死亡,汪国真的去世就是答案,因为诗人都死光了,或者改行了,汪国真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不但会写诗,还是书法家,画也画的极好,但从90年代开始,他就基本没再写诗了。[详细]
王大安: 我恍惚间仿佛穿越回古代,我看到司马相如那篇使得洛阳纸贵的《子虚赋》,我又仿佛听到白居易的《忆江南》被老幼妇孺一遍遍吟唱,多么美好的时代!诗人精神的死亡,一般是自杀,一半是谋杀。[详细]
网络: 如果这样的文字就是名家名作,就是诗歌,那我倒相信,小孩子嘴里吐出的语言,相信会更加的有诗意吧? 我是尖酸的。但我不刻薄。与其去读那些现代派大诗人的名作,倒还不如拿一本唐诗宋词,泡上一壶好茶,细细吟唱李白和老杜。[详细]
柯孜: 自他出生的年月(1979年),人民共和国就已扭转航向,不仅经济上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不争论”的掩盖下加快了私有化奠基的步伐,而且在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意识形态领域,就已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详细]
芸葭: 在物欲生活与蜃景般理想的夹缝里,诗歌的发展难上加难。再没有诗人愿意承担心灵的苦难,再没有诗人愿意在苦难的磨砺中生发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再也没有读者能精心对诗歌细嚼慢咽,再也没有读者能静心对诗歌的难题苦思冥想。[详细]
龚宇: “比如对于地震,我们人类并不敏感,但是蛇虫鼠蚁这些动物就很敏感。诗人,就应该相当于这些动物,要异常敏感。”[详细]
乔杉: 虽然是个诗歌已死的年代,却还有一些灵魂在天空飞翔着。他们坚守着自己的操守,不肯向世俗低头弯腰,对一些现象“看不下去”。就好比方方这样,能够站出来公开摆明自己的态度。[详细]
李霞: 很多报刊都在说,现在诗歌又开始热起来了,诗歌活动接连不断,又是诗歌评奖,又是诗歌论坛,各种研讨会、朗诵会、网络诗会等等,的确比其他文学门类的活动多得多,看起来的确很热。但我以为这种热只是表象,实质一个字:冷,人民对诗的冷落。[详细]
危笑天: 这个时代,诗歌已死,只有少数写诗的人还活着。所以,你不用惊讶,也别稀奇。所以,无论前面是枪林弹雨,还是万紫千红,为了祭奠“死去”的诗歌,就让我毫不顾忌、疯狂地、作呕地歌唱,将“恶俗”进行到底吧![详细]
梁丁: 曾经,大家还痛首疾呼,诗人已死,到了现在,估计死去的太久了,连被提起,都要假借诺奖之名了,也许,这才是诗人和诗歌真实的处境。照理说,叶世斌被推举为诺将候选人,我们首要的事情,是好好找来他的诗歌读一读,看看是否能在这个诗歌远离的年代,让自己流落荒野,日趋冰冷的心灵得到些许的悸动或者感动?[详细]
华声: 曾经,诗歌很牛,诗人很牛。后来出了个汪国真,又出现了诗人们自杀和杀人事件,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说“我是诗人”、“我要写诗了”,旁人就会笑。这个,我们有责任,诗人也有责任。[详细]
一滴雨: 诗歌已死。越来越多的仿制品,顺应了低级趣味和游戏,用“创新领袖”的标杆来衡量诗歌存在的价值。拥有话语权的文人掮客用圈子意识互相保护,伞中有伞。各方写手各自安扎山头,成立门派。诗歌已死。是因为中国的文人掮客用圈子垄断了“话语权”。让越来越多的写诗人失望,让写作者归顺于浮躁,归顺于浅白!诗歌已死。是浮躁的年代中文化的颠覆,把口语实验当成最高的“创新领袖”,任其病菌蔓延,然后用其浅白逐渐消灭掉厚重。[详细]
Ian: 在星星都被吹走的时候/在清晨/诗歌会拖走他和他的尸体/爬向远方[详细]
火神纪: 没有纯粹的诗歌的存在。有的只是个人的喜好来决定这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本反文化的书。我想。诗歌已死。当诗歌被这样拿出来读的时候。诗歌已经死得不剩半点生息了。[详细]
曾于里: 人们常赋予诗人之死不一样的时代意义,诗人敏锐单纯,曾被人们视为某种近乎真善美的象征,他们的陨落和破碎,也被看做这个时代的某一部分的死亡,如同海子之死被人们看做一个时代的终结。[详细]
小河草儿谈: 在网络等新媒体的推动下,诗歌的普及和繁荣是有目共睹的,但因网络等新媒体门槛低、自由化程度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总观当今诗界,可谓鱼龙混杂,龙者寥寥,鱼者纷纷。[详细]
漂泊客: 派别死了,那些该死的流派流走了,就像凑小闹的小丑死了本不足惜!可是关于诗歌该怎么写上,一些子把诗歌从诗人的人头上,拉向了诗歌的文字本身,彻底将诗歌推向死无葬身之地!杨黎的一句废话“谁都会写诗”,导致追随者伊沙不停的“分行”,诗歌从语言的贵族,一下沦为:日记、小幽默、小故事、流水帐连散文的姿态也没有。[详细]
郑朝能: 好的诗总会得到欣赏,正如美丽的女人总会得到爱慕一样。中国诗歌死了,说到底是诗人的罪,我们没能给诗歌注入鲜活的血液与灵魂。不是时代没有诗意,而是我们没有诗心。[详细]
郭翰: 诗歌没有生活,绝对是空乏的,没有对比,也会是“骄傲”的,没有讨论,更是失落的。所以,这种诗歌盛会,就会越来越显示出力量,更会再现出爆棚。诗歌死了吗?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她正活力四射,正发芽生长。没有诗心。[详细]
郑正西: 诗歌干预时政功能不是诗歌的全部功能,每首诗歌都“刺刀上膛”就说明诗歌没死吗?反“歌德”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不顾事实一刀切。们没有诗心。[详细]
沈浩波:写诗,多么酷的奔跑
一个诗人最好假装不知道自己是否已写成大师,什么时候能写成大师。写诗的诱惑就在于,没有终点线,没有可量化的标准,不是成功学。我想我写到人生结束也不会承认自己是什么鸟大师,但写成大师一定是我的理想。[详细]
诗人多多专访:“诗人社会是怎样一个江湖”
一般来讲,诗歌与社会不是完全同步的。从诗人角度来讲,兴盛和衰落有什么重要吗?既然是个诗人,他就不会太在意这些境况,诗人的灵魂应当是淡定的。[详细]
于坚:第三代以后的新诗是世界性的
第三代诗使新诗终于摆脱了新诗的“新瓶装旧酒”,新诗不再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颠覆。第三代以后的新诗是世界性的。本土,只是它的深度资源、色调、气象,而不是围墙。[详细]
欧阳江河:诗歌是一个种族的触角
诗歌应该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而不是人云亦云。我认为诗人还是应该有远大超迈一点的抱负,有一点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不要太在乎身边和眼下的传播面及影响力。[详细]
海啸:诗歌从来没有所谓的边缘化或大众化
诗歌和音乐有共通之处,它跟人的心灵和情感靠得最近。在你失意、孤独、无助时,当你读到某行诗,可能会获得短暂的安宁、安慰和温暖,这就很好。[详细]
刘波/张立群:对话近年来的诗歌生态
从诗歌生态的角度来看,这种脱离文本来谈论或批评诗歌的研究,虽然是“无米之炊”,但很普遍。此现象至新世纪以来,不仅没有得到改观,相反愈演愈烈,目前更显突出,它也属于诗歌生态的一部分,这缘于诗人和批评家的虚荣心理,混乱的趣味,以及功利化的态度。[详细]
张修林专访:浅谈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对诗歌的探讨,只要严肃的,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当然都是关注诗歌、热爱诗歌的体现,都值得提倡和肯定。[详细]
徐江:“现代诗”与“新诗”究竟有何区别?
新诗固然是汉语诗歌发展史中所诞生的一种划时代的诗歌美学类型、传统,但它早已无法承载一个剧变时代所强加给汉语诗歌的、无可避免的使命,更不能被视为这个时代的“诗歌”,它只是一种文学蒙昧者还在不断仿制的诗歌化石。[详细]
北岛:让诗歌在人们的心灵扎根
我觉得,让孩子开启诗歌之门,越早越好。他们越早接触好的诗和美文,就会越早求真求善,养成一颗审美之心。[详细]
屠岸:人类不灭,诗歌不亡
时代在不断变化,对于诗歌来说,就好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浪潮,有时高些,有时低些。也许在这个时代,诗歌处于低潮,但也许下个时代就起来了。”[详细]
诗人歌手周云蓬:诗歌不是道理而是色彩和情绪
我的诗意都来自生活,存在于生活里,并且想通过唱诵传递给更多生活里的人。其实每种艺术方式都有自己的功能性,民谣就是让诗意重新回归到生活里,让生活在音乐的维度里重新被审美。[详细]
谢冕:诗歌是一个民族的良心
诗歌有一种个人化表达倾向,而诗歌的功能是多样的,它能让人休息、让人赏心悦目、传递爱情的美好,但更应该关注社会兴衰、天下兴亡、世界风云,应该存在忧患意识,存在批判性。听的东西。人们正重[详细]
奚临访谈:中国现代诗歌现状
以我不担心诗歌的未来,只要人还年轻过,还恋爱过,大概就不可能不爱诗,不可能完全脱离诗。而且我相信,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感动你的东西也不同,都可以在不同的诗歌里找到共鸣。[详细]
杨争光:拥有诗性比拥有诗更重要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本身就是诗性的,诗意的。能够拥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哪怕不写诗,我们也会活得有诗意,我们的生命也会是诗性的生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