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域较广、时间较长、过境部队最多的省份,是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从1935年8月到1936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千里陇原、甘南、陇南、天水、定西、白银、平凉、庆阳七个地、州、市的四十多个市县,前后历时一年多,从岷山到六盘山,从甘南草原到陇东高原,到处都留下了红军光辉的战斗足迹。
“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引言

“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是互联网业界参加规模最高、范围最广、认同度最强的教育品牌活动。通过重走革命道路、重访先烈故里、重温革命思想、体验改革成就,让互联网领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优良传统与革命精神中,寻找完善现代企业经营和推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动力,进一步促进互联网文化兴盛繁荣。【详情】

让红色文化成为强大发展动力

把弘扬红色文化与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结合起来。为深入宣传台城特别支部的历史,安平县建立了纪念馆。纪念馆内的资料和实物记录了这段历史,再现了革命时期党群一家亲、齐心协力奋斗的优良传统,是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的重要载体。【详情】

甘肃会宁:脱贫攻坚“新长征”

会师楼、会师塔、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等景点,已成为游客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旅游也拉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会萃堂土特产品展销中心,游客们可以购买当地剪纸、红军长征纪念章等特色产品。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详细]

甘肃甘南红色火炬传递“长征情”

曹世清说,甘南作为黄河长江的源头,必须“举生态旗,吃生态饭,走生态路”,74万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甘南必须发展生态旅游业,旅游业是今后可持续发展和带动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同时带动和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详细]

百家网媒走进西和乞巧文化传习所感受两千年秦人遗风

2006年5月,西和乞巧节被列入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0月,西和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陇南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今年是陇南举办乞巧女儿节系列活动的第八个年头。[详细]

白银会宁一农户四代传承红军精神自筹600万建成红色文化园

 一个朴素的红色文化梦,让王东良承载起了他曾祖父王瀚的红色故事。置身于红色文化园中的红色展览馆,每一件红色文物就像是一份红色念想,守望着世代相传的长征路走过的红色精神。“留在我们家的每一件红军用过的物件,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笔宝贵无价的精神财富。我可以少吃一顿饭,但不能割舍一件红色的思念。”王东良的话坚实有力。[详细]

会宁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名城

如今,会宁县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胜地。会师旧址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详细]

 

一路一带

 

“人民网红”闪耀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一带一路”:甘肃重塑古丝绸之路“黄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