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的阅读空间

第三届读书会发展论坛

    2016年12月18日,第三届读书会发展论坛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报告厅举行并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十几个城市近200名的读书会代表和阅读爱好者踊跃参加,让整场论坛充满了求知、思辨的活跃氛围。
    本次论坛由读联会主办,博客中国、第三届读书会发展论坛组委会承办,全国39家阅读组织共同发起,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中国图书学会委员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北京大学生阅读联盟、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深圳阅读联合会、大道行思、全国领读者联盟联合协办。[详细]

赵聚:阅读存在于慢时代

似乎我们陷入了一个阅读的快时代,一个阅读的危机时代。我想阅读的危机其实背后反应的不仅仅是阅读本身的危机,它是我们一个时代精神的危机的反应。在这样一个传统断裂,甚至文明冲突,甚至是价值需要重组的一个时代,阅读背后反应的是我们,一直在想怎么来寻找意义,寻找意义成了集体的行动。阅读这样承载了一种使命,因为通过阅读可以培育我们意义的架构能力,乃至来重构我们的价值机构。[详细]

黄国荣:阅读的空间的含义是多维的

阅读的空间的含义是多维的,我理解它有一个环境的空间,包括有形的无力空间,和无形的虚拟空间。有阅读内容的空间,还有阅读形式的空间。构成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是儒世道,我们通常说的阅读就是指读书。在儒学那里阅读读书叫学文,或者叫学。大家非常熟悉人与礼开头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注重实践。[详细]

和龑:众筹出版是凝结阅读空间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众筹出版是凝结阅读空间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我看到刚才上边有博客中国,也讲到诗歌的众筹出版。大家可以看看那个,我那篇文章发在人民出版社,他们那个网站上。我那个名字叫“全民阅读与众筹出版”。众筹出版是一个连接我们独有最好的办法。而且读书会我知道的比如说有这个大学的,有企业的。有机关的,个人都是以兴趣或者是以职业作为连接。这样的碎片一开展众筹出版的,我们这个地方众筹出版的我们的先驱,我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下来找我。[详细]

徐升国:阅读正在走向黎明

第二个我们阅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一方面是出现了新的特点,就是一方面是数字化、娱乐化、碎片化,第二方面是全民化,泛在化,生活化,这几个化有好有坏,一方面会成为我们阅读最好的一个时代的到来,另外一方面也会面临很多挑战和隐患,包括刚才前面有两位专家提出来的阅读可能一方面是空口,第二方面会成为一种运动,成为一种浮华,让很多人在这中间迷失等等。这些现象我预测在2017年也会让大家感受比较深刻。[详细]

缪立进:读书应该是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为

大量的这种民间阅读都是个人举办的,我们怎样更好的活下来,而且从而更好的发展。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希望通过今天这次论坛,通过大家的智慧能够为我们民间的阅读力量更好的参与全民阅读的建设能够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无论是我们联合起来也好,还是更好的经营也好,还是刚才跟空间的这种实体店这样的,包括地产等等这些。[详细]

李国盛:知识分子们的生意,要换卖的方式了

罗辑思维这样的平台,下一步肯定要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因为现在已经有能启动的资本。现在这种随机、零散、以供定销的初级模式,将进一步升级为系统性的提炼过去被严重注水的知识存量,并在新的激励模式与工具配合下,生产完全崭新的知识产品服务。读书会我认为是一种社交式的互助学习,社交与互助是手段,学习才是目的。线下还是线下已经不是关键,关键是学习的效率。如果集体的学习模式还不如个体学习效率,那读书会存在的意义就值得商榷。学习。[详细]

石恢:阅读才让我们今天轰轰烈烈

明年就是这个读联会在我们一些朋友的倡议下,做一次民间自己的行动,全民阅读推广很多年,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政府反复倡导,在联合国倡导下全民阅读社会、阅读性社会。但是只有在这几年大家看到,阅读才让我们今天轰轰烈烈起来,很重要的原因是民族自上而下的阅读活动。所以我们非常欢迎政府的自上而下,但是我们更需要自下而上的行动,所以明年我们从香港到北京选择23个城市,每天在一个城市举办阅读活动。[详细]

王子舟:公共阅读空间的方向

公共阅读空间,实际上很多了,我们都知道图书馆、文化馆、书店都散公共阅读空间,这是一个大概念。小概念就是我说的近五年,现在街道社区可供人们免费阅读书刊,自由出入的一种新的场所,这是近五年。这个公共阅读空间最早出现了,其实还是在这个独立书店,就是在2010年左右,刚才有的先生讲了,这个书店发展处于一个困境的期间。电子书还有网购。这样一个潮流,我们书店倒闭了,完了以后这个时候书店开始试图转型。[详细]

杨早:最理想的阅读空间是人与人之间

我们以前说一个演员很了不起有一个特性叫做当众孤独,那么多人面前我仍然可以沉入到世界当中去,我有一个手机每个人都是当中不足,我们每个人都在笑,每个人笑的都不一样。我们把自己跟世界联系起来。我只是说手机阅读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式,让你所有碎片时间,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形成你自己的阅读空间。为什么现在不管是公众号也好,还是各种各样的阅读也好,我认为首先它确实有效的。[详细]

刘国鹏:阅读空间之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我想首先是可以摆脱具体的时空限制,我们现在虚拟空间主要是在通过微信平台来做这个网上讲读活动,比如说理想国讲169场,刚才讲的面向未来的人类开放,把网上讲读,转换成励志电台节目,这些节目不管在生前和死后都可以持续的闯关下去,现在国外人也听。所以摆脱了国别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详细]

王肖杰:读书沙龙,属于一个风口

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人心,第二个是制度,第三是器物,而且这个层次是不能换的。不能先从器物搞起。他说的是人心,我说的是思想。这个人心思读,我们建国六十年,前三十年解决站起来的问题,后三十年解决富起来的问现在解决文明起来的问题。现在属于一个风口。这就是一个人心,所以我们搞读书沙龙一定能够长久。[详细]

李西西:阅读,是一种行动和联合

我们有自己的行动哲学,也不停的在强调我们行动哲学,在强调生活就是阅读,行动就是阅读。我们在强调行动会成为我们不断阅读的动机,进而反过来成为阅读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阅读让生活可以变得更丰富,让平常甚至说平庸的生活变得不再那么平凡,让精神世界更丰厚一点。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新教育实验倡导,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用图书给更多的人建立连接联合。今天我作为新阅读的代表来到这里,各位老师从很远的地方来,在这里是一种行动和联合。[详细]

刘世辉:线上线下,跟有兴趣的人互动

线上到线下O+O,微信公众号微信书店,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更多的空间意味着更多的人参与,可以推动更多人阅读。但是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经常在讲,包括政府也在讲。推进全民阅读,但是刚才很多老师也讲到了。更多的我们是因为阅读靠推动,推动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仅靠推动的话显然是不够的。其实刚才谈到了2017年是一个风口,我们也认为随着大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产崛起,消费升级。这个文化的消费一定是一个大势所趋,不仅仅是推动了,可能现在大家还要做好的是怎么迎接这一风口,怎么迎接这个文化这一拨大潮,这个大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详细]

高逸川:领读者让更多的人与好书相遇

领读者让更多的们与好书相遇,让年轻人进入到阅读的乐趣,每一个空间每一个时刻都有读书,每个人都成为读书的爱好者,那么阅读空间就是他们所处的无处不在的这个书桌灯椅,就在此刻不论时间和空间,阅读正以一种持续发酵的力量推动着社会文明不断的前行,阅读的价值是一个种族的文明象征和一所城市高贵坚持,这一些离不开在座每一位领读者,领读是精神和态度。[详细]

赵健:戏剧的方式参与公共阅读

读书是最美的姿态,我们会感觉到一群青年人用三年多的时间搭建了一个年轻的社群,我们非常幸运的和很多部门联合在他们的支持之下,搭建第一个阅读空间,做了太多的改变和探索。而接下来我们会在南京的市区会做第二座阅读空间,我们会把南京民国时期明人故居老宅子,三层楼的别是还有小院子改造成第二座阅读空间,阐述一下城市社区的居民和阅读空间之间如何延发。[详细]

贾伟超:如何将线上社区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起来

就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通过线下体验大概有一个清晰概念以后,通过一个大数据概念虚拟的网络去连接,那么进行一种线上社区的互动,比如说706跟纽约欧洲以及今天下午要跟台湾的朋友去聊,怎样去建立这种大数据时代跨地域、跨时间。怎样在这个线上维护一个线上社区阅读,将这个阅读的事情跟生活相联系起来。[详细]

姜昊骞:读书会自我教育体系的探索

同道成立四年时间了,从事的主要是精读和讲读,邀请专家学者就我们读的书相关的内容做一个深入的探讨,这过程中越来越发现,如果单纯做一个读书会,它的成效仍然是局限的,近一年放在读书会自我教育体系探索的一个方面,就是读书会有一套比较成形,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复制的模式,这样一个让领读者成为一个可以学习的,可以自行发展的一个比较专业的事情。这是我们一年多来做的工作。主要做这两件事情,一件是自我教育的课程研发,这个就是希望能够将读书的成果产品化,让它可以更快的复制出去。[详细]

绿茶:图书漂流软件,实现任何人之间的连接和阅读

我把我一本书分享出去,然后会有20个人、30个人来共读,大家就排队,然后会形成一个序列,在这个序列里边每个人都要形成一个社群关系。然后头一个人看完了就会寄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看完了寄给第三个人,每个人可以做想象中的记号或者说一些读书笔记等等,都是可以的。这边是一个尝试,下下读书会最好,但是有时候还是要有一些线上的尝试,做了一些这方面的,这也是一种寄语等等。[详细]

吴伟芳:纯民间性和纯公益性的全民阅读推广

我们纯民间性和纯公益性的全民阅读推广,是我们最大一个特色。我们完全没有任何的官方背景,完全没有任何政府的支持,目前我们做到现在。因为我们从今年10月份开始做,后面会给大家介绍,我们一共建设了十家公益图书馆,打造特色书屋,为公益者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阅读服务,因为我今天站在这里,我另外一个身份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所以说我的本职工作是推动公益项目,所以才能有这个契机推动我们这样一个阅读的事业。[详细]

陆仁 赵靖 徐荣 曾理 李岩 陈静
沈阳穆恬读书会 悠贝亲子图书馆 知更社区 东莞文化周末 分论坛主持人:第二书房 妙妈悦读
张晓嘉 谭卫红 崔茂新 张雪晴 李一慢 杨早
桃园书馆 十点读书会 论语汇 校园阅读组主持人 亲子阅读组主持人 社会阅读组主持人

第三届读书会发展论坛——社会讨论组

北京十点读书:谭卫虹 我们读书会的人群比较年轻,我觉得遇到的问题功利性比较强,和年龄层次有关,打个比方,特别饥渴,有目的性地选择读书。个人认为开卷有益,读书不一定要有什么指导才去读。有人参加完活动认为是否浪费时间,就退出。我们有输出要求,需要原创,很多人对原创的要求比较抵触。[详细]

第三届读书会发展论坛——校园阅读组

罗炜:北师大 ,推广线上线下精读,宣传分为线上官网、微信通过微信公众号辐射到校外、微博。线下专题性,正规的宣传喷绘、二维码,改变读书会的形式, 连贯的体系,确定读书会结构。领读人在于读书前把要领读的部分读完,详细的提纲、主持人在于控制整个读书会的进度。[详细]

第三届读书会发展论坛——亲子组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孩子共情:什么人讲,讲的方法很重要,大人先要被感动,能够影响孩子。分角色朗读或者扮演。 孩子的年龄发展规律,情感体验是随着年龄而增长的,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状况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绘本能够大大提升孩子阅读兴趣。 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影响孩子爱上阅读,孩子更能够接受贴近生活的读物,孩子的年龄变化与社会接触,体会会变得越来越多。 孩子的情绪不能抽象出来,但孩子心里会有一个对应。[详细]